禪易投資法的八大理論
禪易投資法由隋廣義主席獨創而成,融匯了東方古典的哲學思想和金融產業的大智慧,經過多年的試驗,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隋廣義主席是《易經》的深度愛好者。他發明的禪易投資法,是他二十多年研習《易經》數理的成果,是一個龐大的商業版圖的「導航系統」。
禪易投資法主要是依照中國傳統的八大理論知識構建而成,以古老的智慧,加上現代的理性觀念,促進資本的發展。
理論一:天地人直接感應理論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道家思想家莊子發展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系,並由此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
天人合一不僅僅是一種思想,而且是一種狀態,是探索宇宙最直接的鑰匙。而且,此理論也得到現代天文學和磁力學理論的支持。天,地,人三者是一氣分佈到不同領域的結果,因而是可以認知和掌握的。
理論二:五行理論
道家五行說的具體表述,最早見於《尚書·洪範》∶“箕子乃言曰∶我聞在昔,鯀湮洪水,汩陳其五行。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春秋戰國時期,古人在原始的五行概念基礎上,建立了五行相生和相克理論。時至戰國末期,五行說已由當初的一組物質材料概念發展成一種既迴圈相克又迴圈相生的事物演化學說,成為一種邏輯完備的自然哲學理論。
理論三:陰陽說
陰陽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國人民的自然觀。古人觀察到自然界中各種對立又相聯的大自然現象,如天地、日月、晝夜、寒暑等,以哲學的思想方式歸納出“陰陽”的概念。早至春秋時代的《易傳》以及老子的《道德經》都有提到陰陽。
陰陽是“對立統一或矛盾關係”的一種劃分或細分,兩者是種屬關係,事物的形成規律亦確是如此。
理論四:宇宙萬物節律性與同步性理論
同步性理論是說特定時間發生的事情與同時發生的任何事情都是有聯繫的。等紅綠燈時,所有的汽車轉向燈21秒後會以同一頻率閃爍。在持續鼓掌的會場,7秒後所有的掌聲會匯成同一個節奏。究其原理,是因為它們在同一個平臺上面互相振動影響,發生了物理學上的“耦合振子”的運動場,這種相互的影響最終迫使它們完全同步,這就是宇宙萬物節律性與同步性理論。
理論五:《易經》時空觀和「象、數、理」思維理論
《易經》的語境中,“決疑三勢”的核心蘊意是主體的命運受三層時空(三勢)的左右和限定。在企業戰略分析的實際運用中,要從“理、象、數”的統一,確定企業當前所處的位置,這是所有分析與預測的起點。
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易經》思維理論與邏輯和科學形成有機的結合,為企業在不確定環境中精准定位,並為有效的戰略分析與正確決策提供支持。
理論六:直覺、靈感和潛意識理論
直覺和靈感是高維向三維的資訊輸出,是潛意識給顯意識的輸出。站在高處,才能看得遠,才能看到整體。在高維看三維,是比較清楚的。因此,直覺和靈感越發達的人,所做出的決定越正確。
理論七:思維方式變換理論
任何思考上的問題,一定可以用多個不同的角度來推想的。換言之,同樣的問題,可用不同的角度來試圖分析。
改變思維習慣,是需要克服舊習慣做功底,就像飛船要起飛就要克服地心引力。得之太易者必不受珍惜。唯有付出代價,萬物始有價值。因此,對於思維方式的變化,要有耐心,並循序漸進。
理論八:「太極」與「無極」理論
太極與無極,是中華文化的特色,也是中國哲學一個巔峰之作。最早論述太極、無極的其實在《周易》。《周易》對於太極無極的說法還是比較原始的,“易有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裏的太極,其實是一個宇宙的開始,而無極則是更早與太極的開端。
東方智慧博大精深,以上的八大理論不僅對禪易投資法起到了關鍵性的理論指導作用,更是深深紮根於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處世之道。

